进入太学后,李正阳脑子里只有一个想法,怎么样才能合理地进入藏书阁。
原主在太学这么多年却连一次藏书阁没去过不是没有原因的。
他先回到自己在太学的房间,将桌上的东西整理干净,然后开始在太学内游荡。
他这一世来到太学的时间比上一世早,而此时太学内有不少房间正在上课。
在走廊上逛了逛,他走进一间正在教授山水画的房间。
太子进门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,李正阳毫不在意地就座,众人也逐渐将目光收回,李正阳在听课的同时等待着契机。
课堂逐渐走到尾声,他还是没有等到合适理由进入藏书阁,下课时已经来到中午。
正当他感到头大,怀疑是不是得换个方式进去时,契机来了。
“最近藏书阁开始藏画作了,你知道吗?”
“知道,前两次还是我负责交接的,送来了好几个大家的作品。”
“好几个大家的作品?”
李正阳抓住机会,直接大喊一声插进他们的对话。
三个正在闲聊的书生被李正阳的喊叫吓了一跳。
“太子殿下。”
三人回过身看见是太子,齐声行礼。
李正阳摆了摆手,示意他们起身后接着问道。
“分别是哪几个大家?”
“禀告太子殿下,分别是“墨林圣手”张彦远、“青峦居士”李思训、风格鲜明,擅长泼墨的“逸笔散人”王墨以及十年前带起人物画风潮的“吴生”吴道玄先生。”
李正阳听完微微点头,低声肯定道。
“嗯……确实都是大家。”
原主对画作的追求奇高,本身的丹青水平也十分出色,除了还缺乏一丝灵性以及不同于前人的突破外,几乎达到了一个大家的水准。
在这样的前提下,为看大家的画作而进藏书阁就说得通了。
三人回答完问题,眼看太子没有进一步追问的意思,作揖行礼后离开。
理由已经找到,李正阳决定先吃午饭,吃完再去。
原主有时会在太学从早画到晚,因此太学内配有专门为他做饭的厨师。
李正阳回到画室,一旁有一个小隔间,里面摆着一张餐桌。
早已知晓太子前来太学的侍从很快端着一盘酱肉走进隔间,李正阳见状也坐到了餐桌前。
紧随酱肉的是米饭和其他菜式,菜品丰盛,原主每次都吃不完,但还是要求膳房做这么多道菜品。
李正阳的身体不同以往,看着一桌美食他食欲旺盛。
但为了避免反常行为,他每样菜品只吃得七七八八刻意留了一些。
看着这一桌剩菜他心感不快,连吃饭都不能痛快。
唉,只能先如履薄冰地再苟几天。
他站起身走出画室,前往藏书阁。几名侍从则在他离开后进屋收拾餐桌。
藏书阁馆长见太子到来,和上一世一般迎了出来,李正阳也毫不客气,走到他身前就开口问最近送来的几幅画作在哪。
两人一前一后走到圆柱后,李正阳很快看见好几幅摆在画架上的画。
看到画作后,李正阳时不时地往上瞟,毕竟他不是真来看画的。
醉翁之意不在酒,他现在只想白发老翁能快点下来把他带上去。
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,李正阳将几幅画作都欣赏完还是没听见动静。
有些迷惑,他不知是哪个步骤出了问题。
难不成老头子也在吃饭?可这么长时间也该吃完了吧。
忽然,他意识到什么,拿起两幅画作准备离开。
“太子殿下?”
身后传来期盼已久的声音,李正阳差点流出泪来。
他这一世的计划十分依赖藏书阁内的武功,这一步对他的布置影响很大,如果老头不下来拉他上去,后面的事就难办了。
“是,是我。”李正阳得意回过头,有些藐视地看向老头。
“你又是谁?”
“我是说不重要,重要的是,太子殿下终于来这藏书阁了。”
说完老头伸手提着他往上“飞”。
李正阳马上开始大喊大叫,惊慌得不成人样。
一直到顶楼,他还是一副惊魂未定的模样。
老翁看向他的眼神有些失望,但很快释然,毕竟他早就听说了太子的传闻。
李正阳配合着白发老翁的话,照常了解到武林秘籍和只有世子能上来的信息。
虽然这一世老头对自己的态度相比上一世冷漠了不少。
但是他也只好先忽略,硬着头皮把几本想学的武林秘籍给读了。
不能停留太久,如果被眼线察觉他一个不爱运动的人,竟然会在顶楼看两小时武林秘籍,事情就不妙了。
他先快速复习了一遍《采花大道》,确保扳指上的武功一栏出现采花大道。
随后就开始学习近身肉搏能用的《百解拳法》,在看完拳法后,他又准备把《小李飞刀》带走,准备拿回东宫再学。
临走前,他以楚王的名义,告诉老翁不要把他在上面学习武学的事情告诉任何人,若是有人问起,就说他看了好久采花大道中的采花记,又因为害怕“飞”下去,所以犹豫了很长时间。
老翁虽对李正阳的人格突变感到意外,但听到是当朝国公的安排,也就点了点头,让他放心,这上面的事绝不会有第二个人知晓。
李正阳在顶楼又思考了一遍,确定没有遗漏之后,朝着老翁微微点头。
白发老翁看眼太子准备妥当,提起他跳下了楼。
下楼的过程中,李正阳依旧大呼小叫。
“以后没有我的准许,你不准再拉我上去!”
落地后李正阳对着飞回顶楼的老翁怒吼,阁内人都被这动静吸引了注意力。
空中的老翁拱手低头,高声回道:“老奴遵命。”
———
时间来到下午未正时分(两点),他坐上轿子回到东宫。
晚上有晚宴,所以今天就下午还有空闲时间。
到东宫后李正阳唤来赵是德,向赵是德确认花二丫已经安顿在京城一个名为“淮树香”的酒楼,眼线也已安排进膳房,他满意点头并给了赵是德一袋银子。
再一次将采花大道要用到的工具交由他去打造,并且屡次提醒他,要避免被人发现。
赵公公虽不知道为什么太子的变化这么大,但是还是没有迟疑地接过任务,一脸奉承地请辞。
赵公公出东宫时心想,知道得少也未必是坏事。